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

多洗手 夏季嚴防腸病毒

專家 / 時毓民(小兒科醫院教授)

什麼是腸病毒?寶寶得了腸病毒後會有什麼症狀?該如何預防腸病毒的發生?


每年腸病毒來襲,總讓家長擔心不已,特別是有些受腸病毒感染的幼童,留下嚴重的後遺症,因此,夏季來臨時,家長都應該注意腸病毒的訊息。

什麼是腸病毒

腸病毒的禍首是腸道病毒,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兒童,以夏、秋季最為多見。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,其種類多達六十餘種,例如A型克沙奇病毒、B型克沙奇病毒、小兒麻痺病毒、與68到71型腸病毒等。


患兒在感染病毒後3~5天發病。初有低熱、全身不適、腹痛等症,然後口腔粘膜最先發生損害,初發於咽部,出現小小帶有紅暈的水皰,接著在軟齶、頰粘膜、舌齦等處也出現水皰,水皰破裂後形成糜爛及小潰瘍。同時在手指、足趾、手指屈面、掌、足底出現不會疼痛的皮疹或水皰,有時還累及肛門四周及生殖器。水皰幾天後乾涸結痂,約一週左右消退。體質較弱的嬰幼兒,皮疹可廣泛分佈全身。


以下症狀要特別小心!

得了腸病毒如果好好追蹤注意,很多寶寶都會安然復原,如果寶寶出現有昏睡、抽筋、嘔吐、持續發燒、活動力降低、煩躁不安、意識變化、昏迷、頸部僵硬、肢體麻痺、呼吸急促、全身無力、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症狀則要住院處理,並且留意其他併發症的產生,以免發生憾事。



預防腸病毒的措施

由於這種疾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針,最主要還是建議家長要從預防感染腸病毒著手:

1. 保持環境空氣流通。

2. 家長要小心處理病兒的排泄物。

3. 經常洗手,並用正確方法洗手。

4. 多休息。

5.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住口鼻。

6. 注意營養、均衡飲食、運動及充足睡眠。

7. 病童應留在家中休息,直至醫師認為傳染力解除,才可以回去上學。

8. 不要到公共場所。

9. 板籃根有殺菌效果,可以考慮讓小朋友飲用。

10.患兒用過的玩具和其他東西要用消毒液清洗。

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smartkids.com.tw/topics/detail.asp?articleid=711

沒有留言: